生物顯微鏡作為生命科學研究、醫學檢測及教學實驗中的核心設備,其光學系統與機械結構的潔凈度直接影響成像質量與設備壽命。長期使用中,鏡頭易沾染灰塵、指紋、樣品殘留液等污染物,機械部件也可能因雜質堆積導致操作卡頓。若清潔方法不當,還可能劃傷光學鏡片、損壞鍍膜層。本文將詳細介紹生物顯微鏡清潔所需的材料及標準化清潔步驟,幫助使用者安全、高效地維護設備。
光學專用擦拭紙 / 布:這是清潔光學鏡片(目鏡、物鏡、聚光鏡)的核心材料,需選擇無絨、無纖維脫落、質地柔軟的產品,如鏡頭專用擦拭紙、微纖維清潔布。此類材料能有效去除灰塵與指紋,且不會劃傷鏡片鍍膜層,避免普通紙巾因纖維殘留或硬度較高導致的鏡片損傷。
光學專用清潔劑:用于去除鏡片上難以擦拭的油污、樣品殘留液(如染料、組織液),需選擇中性、無腐蝕性的光學清潔劑(如異丙醇含量 30%-50% 的混合清潔劑),避免使用酒精濃度過高(如 95% 以上純酒精)或含酸堿成分的清潔劑,以防損壞鏡片鍍膜。使用前需確認清潔劑是否適用于顯微鏡品牌(部分顯微鏡鏡片有特殊鍍膜要求)。
吹氣球 / 壓縮氣罐:用于初步去除鏡片表面的浮塵,避免直接擦拭時灰塵顆粒劃傷鏡片。吹氣球需選擇硅膠材質、無異味的產品,使用時保持噴嘴與鏡片呈 45° 角,輕輕按壓噴出氣流;壓縮氣罐需選擇 “無油無水" 型,避免罐內雜質隨氣流附著在鏡片上,使用時保持與鏡片距離 10-15cm,防止氣流壓力過大損傷鍍膜。
軟毛刷:選用刷毛柔軟、無靜電的羊毛刷或專用鏡頭刷,用于清潔機械部件縫隙(如載物臺導軌、物鏡轉換器卡槽)及光學部件邊緣的灰塵,避免灰塵進入設備內部。
慎用材料:普通脫脂棉(易殘留纖維)、棉簽(棉頭易脫落,且木棒硬度較高,可能劃傷鏡片),若需清潔鏡片邊緣縫隙,需選擇超細纖維棉簽,并輕輕擦拭,避免用力按壓;自來水或蒸餾水(僅可用于緊急清潔機械部件,不可用于光學鏡片,以免水分殘留導致鏡片發霉或鍍膜脫落)。
禁用材料:紙巾、抹布(纖維粗糙,易劃傷鏡片)、肥皂、洗潔精(含表面活性劑,會破壞鏡片鍍膜)、丙酮、汽油等有機溶劑(腐蝕性強,直接溶解鍍膜層)、硬塑料刮板(易刮傷鏡片表面)。
設備斷電與拆卸:關閉顯微鏡電源,拔掉電源線,避免清潔時觸電或損壞電路;將物鏡轉換器旋轉至 “空擋" 位置,取下目鏡(若目鏡為固定式,可跳過此步),將物鏡逐個從轉換器上擰下(注意輕拿輕放,避免碰撞,物鏡螺紋處需朝上放置,防止灰塵進入),放置在干凈的鏡頭盒內或鋪有軟布的桌面上。
環境準備:選擇無塵、干燥的清潔環境,避免在通風口或灰塵較多的實驗臺操作;清潔前洗手并擦干,防止手上的汗液、油污沾染到鏡片或機械部件上;準備好所有清潔材料,按 “吹氣球→軟毛刷→擦拭紙→清潔劑" 的順序擺放,避免反復取用導致的效率降低。
目鏡清潔:
第一步:除塵。用吹氣球對準目鏡鏡片表面,輕輕按壓 3-5 次,去除浮塵;若鏡片邊緣有頑固灰塵,用軟毛刷輕輕掃動,注意刷毛不要觸碰鏡片中心區域。
第二步:去漬。若目鏡表面有指紋或油污,將光學專用擦拭紙剪成 2cm×2cm 的小塊,蘸取少量光學清潔劑(以擦拭紙微濕為宜,不可滴水),從鏡片中心向邊緣呈螺旋狀輕輕擦拭,每擦拭一次更換一塊新的擦拭紙,避免污染物反復摩擦鏡片;若鏡片內側有灰塵(需確認目鏡可拆分),可擰開目鏡上蓋,用同樣方法清潔內側鏡片,清潔后晾干 5-10 分鐘。
第三步:干燥。用干燥的光學擦拭紙輕輕擦拭鏡片表面,去除殘留的清潔劑,確保鏡片無水漬或條紋,然后將目鏡裝回鏡筒。
物鏡清潔:
第一步:除塵。物鏡鏡片較小且精度高,先用吹氣球在鏡片正上方 10cm 處輕輕吹氣,去除表面灰塵;若物鏡螺紋處有灰塵,用軟毛刷輕輕清理,避免灰塵進入物鏡內部。
第二步:去漬。若物鏡沾染樣品殘留液(如染色劑),用蘸有少量清潔劑的擦拭紙,以 “點擦" 方式輕輕按壓鏡片表面(避免橫向摩擦),每次擦拭后更換擦拭紙,直至污漬去除;若物鏡為油浸物鏡(如 100× 物鏡),使用后需立即用擦拭紙蘸取專用油鏡清潔劑(如二甲苯與酒精混合液,比例 1:1)清潔油膜,再用干燥擦拭紙擦干,防止油膜固化后難以去除。
第三步:干燥與安裝。清潔后的物鏡需晾干 10 分鐘,確認鏡片無殘留清潔劑后,將物鏡螺紋處對準轉換器卡槽,輕輕順時針擰動,直至聽到 “咔嗒" 聲(表示安裝到位),避免用力過猛損壞螺紋。
聚光鏡與反光鏡清潔:
聚光鏡:調整載物臺至位置,用吹氣球去除聚光鏡鏡片表面灰塵,若有污漬,用蘸有清潔劑的擦拭紙輕輕擦拭,注意不要觸碰聚光鏡的調節旋鈕;反光鏡(若為平面 / 凹面鏡片)清潔方法與目鏡一致,若為金屬反光面,用干燥的軟布擦拭即可,避免使用清潔劑。
載物臺清潔:
取下載物臺上的玻片夾,用軟毛刷清理載物臺表面及導軌縫隙中的灰塵、樣品碎屑;若有樣品殘留液(如生理鹽水、酒精),用干燥的軟布擦拭,若污漬頑固,可蘸取少量蒸餾水(僅擦拭金屬部分),擦拭后立即用干布擦干,防止載物臺生銹。
清潔玻片夾:用軟毛刷清理夾子縫隙中的灰塵,若有染色劑殘留,用蘸有少量清潔劑的棉簽輕輕擦拭,然后用干棉簽擦干,確保夾子開合靈活。
物鏡轉換器與準焦螺旋清潔:
物鏡轉換器:旋轉轉換器至各個檔位,用軟毛刷清理卡槽內的灰塵,若轉換器轉動卡頓,可在其旋轉軸處滴加 1-2 滴專用機械潤滑油(不可過多,避免油污沾染物鏡),然后輕輕旋轉轉換器數次,確保轉動順暢。
粗 / 細準焦螺旋:用軟布擦拭螺旋表面的灰塵,若螺旋轉動困難,檢查螺旋縫隙是否有雜質,用棉簽蘸取少量潤滑油擦拭縫隙,然后反復旋轉螺旋,直至操作順滑,注意不要讓潤滑油滴入鏡筒內部。
鏡臂與鏡座清潔:
用干燥的軟布擦拭鏡臂、鏡座表面的灰塵與污漬,若有手印或油污,可蘸取少量中性清潔劑(如稀釋后的洗潔精)擦拭,然后用干布擦干;鏡座底部若有橡膠墊,檢查是否有灰塵堆積,用軟毛刷清理,確保設備放置穩定。
成像檢查:清潔完成后,安裝好目鏡與物鏡,接通電源,放置一張標準玻片(如血細胞涂片),調節準焦螺旋觀察成像效果,確認鏡片無污漬、無劃痕,成像清晰無模糊或條紋。
部件檢查:檢查所有機械部件是否操作順暢,載物臺移動靈活,物鏡轉換器定位準確,準焦螺旋無卡頓;確認所有部件安裝到位,無松動或遺漏。
日常維護:清潔后的顯微鏡需蓋上防塵罩,放置在干燥、通風的環境中,避免陽光直射(防止鏡片鍍膜老化);定期(建議每 3 個月)進行一次全面清潔,每次使用后及時清理樣品殘留,避免污染物長期堆積。
清潔時動作需輕柔,避免用力按壓鏡片或機械部件,尤其是物鏡、目鏡等精密光學部件,防止鏡片破裂或鍍膜脫落。
光學清潔劑需適量使用,避免過多液體流入鏡片內部或設備電路,導致部件損壞;若不慎將清潔劑滴入鏡筒,需立即傾斜顯微鏡,讓液體流出,并用干燥擦拭紙吸干殘留。
不同品牌的顯微鏡可能有特殊清潔要求(如徠卡、奧林巴斯等機型的鍍膜工藝),清潔前建議查閱設備說明書,或聯系廠家技術人員獲取指導,避免因操作不當影響設備性能。
微信公眾號
移動端瀏覽